手记|扶贫先扶志

文章来源:平桂区纪委监委驻区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作者:林小细    时间:2021-05-13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 微信或QQ扫一扫

“林组长,感谢你这些年的付出,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贺州市平桂区水口镇龙坪村贫困户赵有通激动地对我说道。结对帮扶5年,现在去赵有通家走访再也听不到往时的抱怨,而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激。

多年前,赵有通是村里出了名的“酒鬼”,一日三餐离不开酒,喝醉了就骂老婆骂孩子,家庭关系紧张,村里人也不愿意和他交往。2017年的一次入户走访,他醉醺醺且口齿不清地对我说道:“林组长,你是我的帮扶责任人,你帮我看看政府有什么补助可以直接发放的吗?”

“赵大哥,国家扶贫不扶懒、治贫先治志,如果你坐等国家补助,好吃懒做,想扶也扶不起来。”我认真严肃地回答他。他等来的不是我苦口婆心地劝说,而是当头一棒,犹如一盆冷水泼下来,当场愣住。我又补充道:“现在扶贫政策那么好,把家里产业发展起来,能申请产业补助,还能增加收入,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滴水终穿石。我坚持每月入户走访,而我也发现赵有通慢慢地改变着,他不再是醉醺醺的状态,也开始接纳我的建议。2018年初,赵有通种植了40亩杉树,获得了产业奖补和造林补助,尝到了甜头,赵有通更加相信国家政策。

赵有通住的泥砖房已经是危房,要脱贫住房保障问题必须解决。由于赵有通邻里关系处不好,村民小组筹钱修路也不凑合,他家的入户路还是泥土路,想申请危房改造,道路不通、材料运输困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易地移民搬迁。但故土难离,如何才能打消赵有通全家的顾虑呢?我带着赵有通一家到搬迁安置点参观,参观后赵有通及家人都心动了,但还是担心家里的产业无人管护,我耐心地给他讲解政策,帮他想办法解决问题。终于赢得了信任,赵有通家很快就签订了搬迁协议,2018年9月底入住到平桂老乡家园,同年实现了脱贫。

赵有通户全家都搬迁出来了,如何适应城里的生活?如果没有解决就业问题,很容易又会返贫。于是我帮助赵有通申请了老乡家园的公益性岗位,鼓励其儿子参加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我还带着其妻子到企业面试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赵有通一家都在城区实现了就业,也有稳定的收入。2020年底,赵有通户人均稳定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有力地巩固脱贫成效。

认识赵有通的人都很好奇,总会问我:“赵有通这么古怪的人都转变了,而且脱贫致富了,你是怎么做到的?”一个顽固不化的“酒鬼”如何脱胎换骨?不单是落实好扶贫政策,更要扶贫又扶人、扶贫更扶志。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平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平桂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平桂区平桂南路33号

邮编:542827

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3332号-1

桂公网安备 45110302000026号

贺州市平桂区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