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驻村工作队员有话说 | 钟佩材:挥洒辛勤汗水 助推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平桂先锋
作者:钟佩材
时间:2023-05-22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时间总是不言语,来去匆匆,如白驹过隙。2021年4月,带着组织的嘱托,我从平桂区纪委监委来到水口镇寨脚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两年来,我带领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齐心协力,以“赶考”心态抓党建、办实事、服务群众,务实担当,恪尽职守,顺利地完成了驻村工作任务。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驻村后,我始终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首位,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我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抓好党建工作,认真开展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支部联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其次,我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我组织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入户动员群众接种疫苗1000余人次,开展反诈宣传900余人次,排查宣传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入户10余次、入户宣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政策20余次,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同时,我积极谋划,在后盾单位与多方的大力支持下,在村委楼建成了“廉洁文化”“家风家训”“党建文化”等多元阵地,以“清廉党课”和廉政“一月一警示”教育活动为载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加强党性教育,持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和廉洁意识,为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廉动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直面群众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帮助群众解决好困难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积极向上反映情况争取资金项目解决,如群众反映村内道路主干道因路灯损坏、缺失等原因,造成群众夜间出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我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为村里落实了路灯30余盏;了解到本村龙源组汛期总是受洪灾侵扰问题,我积极向镇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反馈情况,终落实了龙源防洪堤项目;为缓解生姜滞销问题,我们开展爱心助农活动,当起了“推销员”、“代购员”,帮助农户推销生姜达5000多斤;在严寒的冬季,了解到本村部分老人家缺少御寒衣物情况,我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收集爱心捐赠的衣物,为部分孤寡老人发放了爱心衣物500余件等等。我坚信只有把这些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实,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关怀,驻村工作便有了意义。
我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从“等、靠、要”向“保、守、联”转变,使寨脚村焕发新的活力。一是“保”政策落实。督促帮扶联系人开展帮扶工作,确保帮扶措施不留死角,帮助申请产业奖补资金超28万元、雨露计划补助超17万元、跨省务工交通补贴超16万元、平桂区内务工补贴超5万元、发放小额贷款超100万元,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27人。二是“守”返贫底线。积极发挥动态监测预警和保障机制,积极宣传政策,做好预警名单信息摸排,每月召开防返贫监测研讨会议,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寨脚村监测户32户101人,其中已消除风险19户68人,牢牢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联”后盾单位。推进后盾单位党组织与寨脚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合力开展学校捐赠文体文具用品、春节慰问脱贫户(含监测户)等活动,合计帮扶金额超2万元。
驻村任期已满,回想两年来的工作,有遗憾也有收获,有不足也有成长。将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我都会胸怀担当敬业之心,挑起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尽全力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

图为疫情防控期间钟佩材协助医务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合影(前排左二)
编辑:钟佩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