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民风雨同舟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从温暖无数人的“半条被子”,到见证淮海战役的“小推车”,无论多苦多难,人民群众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原因就在于从党诞生之日起,“维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当作党的力量之源”,这一庄严宣誓就已镌刻在鲜艳的党旗上。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最有力的法宝。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就是要与人民心心相印。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历史从不偏爱哪一个政党,胜利也从不眷顾哪一支军队。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我们党从创立开始就抱定了矢志不渝为人民谋生存、谋福利的决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走在一起、干在一起,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党群干群关系不仅是水舟相托,更是鱼水相依、水乳相融。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的许继慎烈士在给儿子最后的信中曾经说道:“民如水,我如鱼;民如地,我如林。鱼离水就不能生存,树离地就不能生根。”这是对为什么要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的最好诠释。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就是要与人民同甘共苦。这是追梦中国的坚实根基。从“活雷锋”王兰花,到“燃灯校长”张桂梅,再到“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见证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不变的信念、永恒的追求、永不褪色的旗帜。事实表明,只有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以人民视角审视工作,以人民需求校正目标,才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好“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丰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实质内涵。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就是要与人民团结奋斗。这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永远是共产党人的“赶考观”。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苦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顺应人民求幸福、民族求复兴的潮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这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保持高昂的政治热情、炽热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必选题”、“必答题”,刻印在新的赶考路上。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矛盾,就没有创造不了的人间奇迹。(防城港市纪委监委)
编辑:胡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