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优榜样│反腐“老兵”——记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委一级主任科员植建光

文章来源:八步区纪委监委    作者:董权花    时间:2023-02-03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 微信或QQ扫一扫

“谈话进展得怎么样?”

“都谈了半天了,他一直在‘绕弯子’。”

“你们要冷静下来,先研究分析好他目前的心理状态,再查找突破口,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调整谈话思路……”

华灯初上,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委一级主任科员植建光还在认真指导办案人员开展谈话工作。像这样忙碌紧张的工作节奏,他和同事们早已习以为常。

网站1.贺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勤廉优榜样植建光.jpg

贺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勤廉优榜样植建光

说起植建光,同事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植”。他身材清瘦,幽默开朗,办事雷厉风行,是八步区出了名的反腐“尖兵”、纪检监察战线的办案骨干,从1992年在检察院工作起,从事职务违法、职务犯罪案件侦办工作30年。

2018年1月,根据监察体制改革工作的需要,植建光从八步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岗位转任为该区监委委员。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勤奋务实、勇于担当的作风,都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30年来,他参与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四百多起,没有发生过一起申诉案件,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侦查员、市级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个人三等功。

“办案如何找准突破口?秘诀就是四个字‘认真细致’”

2018年2月14日,八步区监委成立后,5月份该区办理了首例留置案件。这起案件涉及八步、昭平、富川3个县区,涉案时间跨度长达6年,当时也没有可参照的本地范本。原先早早收到风声的谢某见势不妙,已经烧毁了大部分票据,还与相关人员订立了攻守同盟,进行串供和伪造证据,企图瞒天过海,蒙混过关。由于调查取证的对象大多与其结交多年,已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口供获取难度很大。

该如何下手?经过认真思索,经验老到的植建光决定带领团队先从财务检查下手。面对着2011年以来堆积如山、又杂乱无章的账本、会计凭证等密密麻麻的数据,他们逐一认真核对,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

“接到反馈,某烟酒行说当天没有出售给某单位的记录。”

“这里面肯定有猫儿腻!就从这下手!”

……

在植建光的带动下,无论是原来在纪委的干部,还是从检察院转隶的干部,大家都挺直了腰,铆足了劲,在实战中互相取长补短,奔着同一个目标聚力破冰前进!

经过耐心细致的查找,他们终于核查出谢某虚开发票套取公款、涉嫌贪污等违纪违法问题。

“那段时间,老植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凌晨一两点还在讨论分析案情。”曾与植建光一同参与调查的该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董震说,“他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也教会我们很多审查调查的方式方法。”

最终该案从5月3日采取留置措施到6月2日移送司法机关,仅31天。

“办案如何找准突破口?没有别的秘诀,就是四个字‘认真细致’,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尾巴的时候。”对如何做好查办案件工作,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案情,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如何处理和应对,植建光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经常将自己多年来查办案件的经验毫无保留、手把手地传授给年轻人。在他的指导下,委机关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办案能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突破谈话瓶颈,就要本着这一原则”

纪法无情人有情。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突破谈话瓶颈,就要本着这一原则。”常年的潜心钻研和积累,植建光锻造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在讨论如何开展谈话工作时,他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谈话是要讲究技巧的,要因人施教,适时推进,以政策感召人,以党性转化人,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给予人文关怀,才能让他们信任,敞开心扉。”

网站2.植建光(右二)到群众家中进行走访,及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jpg

植建光(右二)到群众家中进行走访,及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他也时刻提醒和指导着身边的年轻干部,要深入研究,换位思考,真正了解被审查调查对象背后的工作生活经历、行为动机、家庭情况等,设身处地走进他们的内心,并灵活运用到谈话工作中,沉默时耐心疏导,过激时劝其冷静,悲观时坚定信心,侥幸时当头棒喝,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给他们讲政策,讲党性,逐渐消除与被审查调查对象的隔阂,触动其自省反思,悔错认错。

在查办蒋某受贿案时,蒋某一声不吭,对问题闭口不谈。案件查办一时陷入了僵局,同事们都纷纷跑来找植建光求助。

面对蒋某,植建光注重从细微处入手,给他倒一杯水、递张纸巾,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蒋某的合理需求,推心置腹交流,耐心地疏导情绪、入情入理地分析关怀,细致地讲政策,讲党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渐渐地,蒋某慢慢放下戒备心理,时不时也会应上一两声。

以心换心,终得人心。“我对不起党和组织多年的培养……”不久,蒋某终于彻底打开了心结,低着头,面有愧色地交代起自身存在的问题。

最终,该案顺利办结。

网站3.植建光(右二)深入企业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jpg

植建光(右二)深入企业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个口子不能开”

办案工作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考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更考验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度和自己的意志力。

在一次查办案件时,植建光再次面对着一个不小的诱惑。当事人被立案审查后,他的亲戚蓝某跑到了植建光的办公室,软磨硬泡赖着不走,希望手下留情,行个方便,都被植建光义正词严地回绝了。

临走前,蓝某还掏出一个厚厚的大信封硬塞过来,见植建光没有接,他干脆直接丢到桌底下,急匆匆地离开。植建光迅速抓起,一个箭步追上还了回去。

可是,没过几天,蓝某不死心,又硬塞了一个包过来。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个口子不能开!”植建光心如明镜,立马板着脸拨通了当事人单位纪检组组长的电话,请他过来一趟,当面清点里面的金额。经清点,里面共有2万元。同时也通知蓝某过来,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蓝某见状,只得灰溜溜地拿了回去。

在植建光的带领下,这个案件被彻查清楚,当事人也受到相应处理。

除了旁敲侧击、说情干扰外,植建光还收到不少更为直接的威胁,有的当面叫嚣,还有的写匿名信、发短信威胁恐吓,但他从来没有屈服和退缩过,而是始终咬紧牙关,顶住压力,秉公执纪执法。

“查办案件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所在,越是在说情干扰和威胁恐吓面前,越是不能动摇松口,防止被‘围猎’。”植建光坚定地说,“组织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信任给了我,我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家人的支持和付出,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这些年来,加班加点是植建光工作的常态。如今“老黄牛”式的植建光虽然已经不是委里的领导班子成员,但他仍然坚守在办案一线。一年365天,他有二百多天都在办案点上。长期的劳累过度,使他患上了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药控制,家人也心疼不已。

谈起家人,植建光觉得很过意不去。这么多年来,他凡事都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大多是妻子一手操持着。他还和家人“约法三章”:一是不该问的不问;二是不该吃的不吃;三是不该收的不收。好在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他才能专注地带领团队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

“正是因为家人的支持和付出,才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说起家人,植建光总是非常感激。

2020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留置点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不能随意进出,植建光又像以往一样带药进留置点查办一起案件。

当时查办的一起留置案正处在紧要关头,家人打来了电话,说年过八旬的父亲突然身患重病,住进了医院。他强忍着牵挂,坚持日以继夜地加班,既没有告诉同事,也没有汇报领导。只是趁着工作间隙,在电话里细细询问着父亲的病情,并叮嘱妻子和儿子悉心照顾。

“老植,你家里情况都这样了,怎么不说一声?”在一次通话时,有同事无意中发现并询问他。

他愧疚地说:“这次的工作任务那么急,我自己的家事,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而且我回去也帮不上多少忙,有家人帮照顾着,等回去我再好好多陪陪他老人家。”

很快,在领导再三要求下,他终于“请假”出了留置点。在医院里,看着躺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得皮包骨的老父亲,再看着在一旁顶着黑眼圈憔悴的妻子和儿子,他的泪水不禁涌了出来……

30年来,时光荏苒,流年似水,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反腐“老兵”植建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铮铮誓言。

编辑:黄佳雪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平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平桂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平桂区平桂南路33号

邮编:542827

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3332号-1

桂公网安备 45110302000026号

贺州市平桂区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