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监督护航“土瑶”脱贫致富

文章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    时间:2020-12-16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 微信或QQ扫一扫

“‘秀美槽碓’土瑶风情乡村旅游点是槽碓村践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的有益探索,在加快村庄改造、景观设计、民宿建设等工作进度的同时,要注意周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复,确保旅游区景美、路畅、服务优、体验好!”

 

今年4月,贺州市平桂区纪委监委督导组开展专项督查时,发现该区鹅塘镇槽碓村老寨片河段护岸工程的个别地段因旅游项目的施工影响受到损坏,随即要求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两项工程建设和后期管理问题。随后,槽碓村委、鹅塘镇政府加强与区交通局、农投公司等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及时对损坏地段进行修缮加固、保障安全,并如期完成旅游点建设。

 

土瑶,是全国目前唯一仅存的一支瑶族支系,唯广西贺州独有,全部分布在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明梅、大明、槽碓和沙田镇金竹、新民、狮东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之中,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2017年底“土瑶”地区贫困发生率仍高达51.73%,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为确保“土瑶”聚居区顺利脱贫摘帽,平桂区瞄准薄弱发展环节,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移民搬迁、生态开发、教育扶智等工作,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对‘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的监督执纪问责,夯实脱贫攻坚发展根基。”贺州市平桂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莫官伟说道。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平桂区纪委监委将“土瑶”脱贫摘帽放在突出位置,以扶贫工作监督和问责机制为抓手,强化对“土瑶”政策落实情况的重点监督,对项目管理审批、产业资金拨付、教育补助资助、住房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常态化的监督执纪、跟踪问效。今年以来,共组织督查组深入“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开展监督检查10次,排查问题线索2条,立案6件,结案3件,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3人次。

 

“明梅村今年种植了生姜540亩,按平均每亩8000元计算,产值至少要达到430万元,单单生姜这一块的收入就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11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鹅塘镇明梅村生姜大丰收的场景,土瑶群众肩背一筐筐个大肉厚、色泽金黄的大肉姜喜气洋洋地忙上忙下。

 

近年来,平桂区按照“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思路持续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融合,推动“土瑶”群众增产增收。为保障产业扶贫发挥实效,平桂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派”的权威、“驻”的优势,督促相关扶贫责任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及时解决项目建设缓慢、资源分配不均、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紧盯“关键少数”和重要岗位,严肃查处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今年以来,各派驻涉农部门纪检监察组检查扶贫项目44个,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8个。

 

目前,明梅、槽碓、金竹三个“土瑶”村已提前一年于2019年顺利脱贫,大明、新民、狮东三个村也于今年11月脱贫摘帽,实现了“土瑶”群众“三年脱贫摘帽”的目标。下一步,平桂区纪委监委将以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为导向,围绕扶贫领域“抓系统、系统抓”专项整治,加强监管、精准发力,持续巩固发展脱贫成果。(贺州市平桂区纪委监委 张雅琪)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平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平桂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平桂区平桂南路33号

邮编:542827

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3332号-1

桂公网安备 45110302000026号

贺州市平桂区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