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执纪惩贪腐 砥砺奋进扬清风 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综述
昭平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吴海初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龚晖充当涉黄涉赌场所“保护伞”,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平桂区原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继业利用职务便利套取扶贫资金,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案件被严肃查处,让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让腐败分子不寒而栗。
五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查办案件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不断巩固发展。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12504件,立案411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64人,移送司法机关76人。
重拳出击,铁腕治腐,保持惩治腐败强劲势头
2021年5月23日,市纪委监委公开发布市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陆波接受审查调查,这则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发布的重磅信息,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广泛关注。
“陆波早在2016年11月就已退休,距离此时接受审查调查已近5年,这是我市查处的首例退休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市纪委监委相关审查调查室负责人介绍。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铁腕重拳的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惩,持续掀起反腐“风暴”。
高压反腐不松劲。全市纪委监委机关高举反腐利剑,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五年来,严肃查处李盛彩、莫洋、刘继业、罗敏等一批领导干部利用扶贫项目谋取私利问题;严肃查处了龚晖、张建锋、唐家金、杨名德、刘盛永等领导干部充当“保护伞”案件;严肃查处黄善辉、罗厚烽、李高峰、宋联民等一批医疗卫生系统违纪违法人员。
一批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相继被查,已退休的正处级干部也被立案调查,严惩腐败的震慑效应充分释放。
持续震慑不停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字当头,聚焦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问题开展立案审查;聚焦扶贫、民生、扫黑除恶等专项整治中暴露出的腐败问题开展审查调查……
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46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45人,移送司法机关25人,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紧盯涉黑涉恶案件及背后的腐败作风问题,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0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0人,移送司法机关15人,让人民群众在正风肃纪反腐中更加感受到公平正义。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480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9人,一批群众痛恨、反映强烈、阻碍发展的作风积弊和突出问题得到纠正和解决。
针对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从严查处的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对主动投案者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截至目前,有20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203人主动向组织交代自身问题,有力推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统筹协调,稳中求进,推进查办案件提质增效
“质量和安全是案件的生命,要把安全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严把案件质量关、程序关、证据关,使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反复强调。
五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信访、案管、审理部门的统筹牵头作用,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的落实主体作用,综合部门的支撑保障作用,持续推动查办案件提质增效。
“没想到纪委办事效率这么高,这么快就帮我们把问题解决了,更没想到纪委领导还来回访……”2021年6月,八步区纪委监委针对新修建水渠质量问题举报案件进行回访时,开山镇一位年近六十的大伯激动地说。
这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纪委监委机关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全市各级纪委监委机关针对各类信访线索,及时分析研判、核查处理,对实名举报实行限时回复和反馈,案件查办时间明显缩短,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为扎实推进查办案件规范化法治化,市纪委监委实行问题线索集中统一管理,明确问题线索的受理、分办、督办等环节流程程序,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工作,严把案件监管安全关,线索处置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
此外,市纪委监委先后出台《贺州市纪委监委机关留置场所监控工作制度》等17项工作制度;印发《贺州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安全十条规定》等工作文件,实现了审查调查安全工作“零疫情”“双安全”目标。
为规范案件办理程序,提升查办案件质量。市纪委监委严格落实“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反馈”“一案一整改”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开展提级审核把关、专项检查和案件质量评查等工作,案件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共审理审结案件17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3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8人;共提级审核县(区)级扶贫领域案件70件,职务犯罪案件22件。
查处一案、警示一片,发挥以案促改治本功能
“罗敏漠视纪律,心存侥幸,以权谋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在承揽工程项目方面谋取利益……我们要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自觉净化朋友圈……”这是昭平县委主要领导结合县委常委班子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一个生动场景。
深入开展“一月一警示”教育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纪委监委机关积极探索一体推进“三不”的有效载体,是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创新做法。
“充分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持续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持续深化标本兼治。”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全市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15份,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一月一警示”教育活动五千多场次,引导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强化纪律治本,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到纪律的警戒线。加强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轻微违纪问题时主动出击、咬耳扯袖。全市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097人次,占比分别为65.7%、27.6%、3.4%、3.3 %,“四种形态”运用更加精准,惩戒和警示功能不断彰显。
在重拳出击、铁腕整治的同时,市纪委监委旗帜鲜明地激励担当作为,大胆容错纠错,积极协助市委制定《贺州市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试行)》,为全市89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常态化做好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回访教育,全市共开展回访教育1826人次,促进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积极为党员干部营造敢闯、敢试、敢干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