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
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
——-邓发致堂弟邓碧群(1946年1月21日)
碧群:
抗战八年,我虽未死于战场,但头发却已斑白了,但我比起遭难的同胞,战场牺牲之英雄,不但算不得什么,而且感到无限惭愧!国家所受破坏是惨重的,人民的牺牲,房屋的被蹂躏,这一切固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中华民族不但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站立起来了。倘若国内和平建设十年八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头等强国,人民生活文化将大大的提高。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都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现在你在高中肄业当然很好,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你能进大学。同时希望你功课之外,应多阅些课外书籍和文学著作,以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宏贤叔父在努力办学,这是个好消息,你若有暇,应帮助叔父,一则可以锻炼办事本领,二则可予叔父一些鼓励。我不敢对你有所指教,只提供一点意见作你参考而已。
兹附上照片两张以作纪念!在不妨碍你功课条件下,望常来信为盼!
顺祝
学习进步
元钊
一月廿一日草于渝市
邓发(1906—1946),广东云浮人。1922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省港大罢工和东征战役。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后任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1930年后任闽粤赣边特委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兼政治保卫局局长。长征中任纵队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驻新疆代表、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民运委员会书记。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发当选为中央委员,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45年9月代表解放区职工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1946年4月8日,同博古、叶挺、黄齐生等人一同由重庆返回延安时因飞机失事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黑茶山遇难。
这是邓发于1946年1月21日写给在香港读书的堂弟的家书。其时,抗战刚刚胜利,邓发表达了抗战胜利的喜悦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鼓励堂弟继续在学校加强学习,帮助叔父工作并提高办事本领。信的大意有三层:一是表达对抗战胜利的欣慰。他说,国家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民遭受了很大的牺牲,但中华民族终于打败了侵略者,中华民族不但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站立起来了。二是展望美好未来。他认为,如果中国能进行十年八年的和平建设,就会成为世界强国。三是鼓励堂弟继续深造。信中提出“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都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的判断,激励堂弟学习文化知识,在实干中学习办事本领。邓发是党内出身于无产阶级的领导人,他很早就辍学做勤杂工,在领导工会工作和组织工人大罢工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写给堂弟的这封信,从自己参加革命实践的感受说起,激励堂弟继续在大学深造,为开拓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做准备。
邓发重视读书,鼓励堂弟多学文化知识、多学办事本领,体现了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可贵品质。信中表达的思想认识,朴素实在、乐观向上,展现了共产党人振兴中华的追求,展现了革命者对祖国日益强大的强烈期盼,展现了亲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激励的良好品德。(桂林市纪委监委)